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9小时内出救53车,三伏天里,南通急救人“汗”卫生命
记者:冯启榕 实习生 黄琳茜
发布时间:2023-07-20 编辑:王婷 来源:视觉南通网

10点43分,一行人才吃上两口土豆,又一趟出车任务来了。位于市区姚港路与虹桥路交界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伤者需紧急送医救治。
放下碗筷,谷裕和同事们赶往现场。事发地已有大量群众围观,受伤女士骑坐在电瓶车上,她的左脚下有一大摊鲜红的血迹。“赶紧包扎止血!”谷裕和金园园蹲下身子,为伤者熟练包扎。上车后,监护仪显示,患者血压为164/105,“这是由于患者受伤部位疼痛导致的血压正常上升。”谷裕告诉记者,遇到这种情况,患者可以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先通过毛巾包扎来压迫止血。
11点06分,谷裕车组再次接到任务。南大街长桥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私家车车主开车门时撞到了一名骑电瓶车的市民。
“请冷静下来,用鼻子呼吸,张嘴呼吸可能会因为过度通气,造成呼吸性碱中毒,导致手脚发麻。”抵达事故现场后,谷裕边安抚伤者周女士,边为她肿胀的右腿敷上冰袋,随即将她送往通大附院。
11点36分,回到单位后,谷裕和同事再次来到食堂就餐。此时,距离他们前一次的就餐已经过去近1个小时,还没吃完的饭菜原封不动地放在餐桌上。“食堂的师傅们都习惯了,所以他们不会着急收走。遇到出车任务重的时候,一顿饭要分4次才能吃完,今天算是运气好的啦!”汗流浃背的唐伟明说。
16分钟缩为13分钟 急救能力显著提升
12点14分,急救医生周峰所在的车组接到出车任务,洪江路与润新路交叉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外卖小哥受伤。“天气炎热,人们心情容易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周峰今年49岁,从事急救工作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