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尤炼 蒋娇娇
发布时间:2024-06-07 编辑:王婷 来源:视觉南通网1986年3月开工建设,1989年建成的文峰公园,初定名为长春园,1990年2月18日正式更名。公园占地约11公顷,坐落在文峰塔下,三面临水,与纺织博物馆、个簃艺术馆毗邻,是东南濠河的一颗璀璨明珠。公园借鉴传统造园手法,以植物造景为主,园内有长春楼、契城阁、塑石假山等景点。
文峰公园中的主体建筑长春楼经过细心修缮,重新绽放华彩。此楼临水而建,造型独特,别有情趣,屋面外形以歇山顶、攒尖顶、四坡顶等各种传统建筑的屋面变形组合。整座楼中有亭、院、游廊,保留了中国园林传统建筑的意味。此楼在设计方面别具匠心,如楼底面高于水平面15厘米,贴水感强;外廊到主建筑之间,有水相隔,采用古典园林汀步石作过渡,使游人如在水中过;楼内水泥磨石子地饰以甲骨文图案……长春楼内外无一处景致相雷同,移步转景,俯仰皆令人赏心悦目。
园内这座最令人瞩目的建筑长春楼是南通籍著名建筑师范子美设计的,她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师从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陈从周,公园北门假山上“长春园”题字即为陈从周建园时所书写。“此次文峰公园提升改造保留了公园内最经典建筑,是南通人的幸运,这也是南通的一座优秀现代园林建筑。”南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范子美学生陈列利告诉记者,范子美虽然在同济大学这一偏向西方建筑教学的学院学习建筑,但她偏爱中国古典文化。擅长用中国传统建筑思想诠释现代建筑,梅林春晓、南通书画院、王个簃艺术馆、狼山北麓园的謇园都是她留下的优秀经典建筑,而这种设计理念在国内都屈指可数。
“本次景观改造是由南通市绿化造园公司负责施工,项目保留了长春楼、契城阁、梅香阁、梅亭、双吉亭、圣萱亭、三只羊雕塑等具有历史记忆的建筑及景观小品。”市濠河办规划建设科副科长张焱雷介绍,改造后的文峰公园新增了服务中心建筑、管理中心建筑、芳林小筑及春樱小院四个建筑。提升了文峰公园的配套服务,增加了游客服务、售卖、母婴室、办公、物资储备等功能。
景观文化全面提升
“文峰公园是我们小时候春游的定点公园之一,动物园是童年的打卡胜地,还有碰碰车等经典的娱乐项目。”市民金晶介绍道。作为市区的老公园,文峰公园承载了很多80后的童年回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园内景观单一、配套设施陈旧的问题逐渐凸显。为了让它重焕新颜,市委、市政府将文峰公园景观提升工程列入濠河景区整治提升计划,崇川区委、区政府将该工程列入环濠河南大街片区保护建设利用十大提升项目。
漫步公园,随处可见大片大片绣球花,或蓝或紫、或红或粉的花瓣微微向外晕染,色彩斑斓,惹人喜爱。新增了几处临湖赏景的小木屋,转角邂逅惟妙惟肖的熊猫彩绘令人惊喜。
“绿化提升保留了原有的骨架乔木,强化原有枫香、樱花特色增加色叶和开花植物,同时梳理了中下层郁闭绿地空间,增加杜鹃、绣球、石蒜、二月兰等下层灌木地被特色品种。”市濠河办副主任陆建明告诉记者,新增的绿化区域和多样化植物配置,不仅提升了公园的生态价值,也丰富了游客的观赏体验,此次公园改造,设计“两环四区”布局,“两环”,即打造内部贯通的滨水步道和园路健身步道;“四区”,即对公园的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建成文化博览区、文峰塔韵区、亲子活动区、芳林寻踪区,通过不同主题片区的组合,营造出功能多样、文化完善的现代化城市综合性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