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南通7家博物馆喜获“升级”,探寻这些博物馆的晋级之路
记者:张坚 杨镇潇 实习生 邢知洁
发布时间:2024-09-10 编辑:王婷 来源:视觉南通网

近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第五批国家二、三级博物馆评定结果,中华慈善博物馆、如皋市博物馆、江苏省江海博物馆、海安市博物馆、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中国审计博物馆、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至此,我市31家备案博物馆中,共有定级博物馆数量10家,包括国家一级博物馆1家、国家二级博物馆5家、国家三级博物馆4家,南通“文博之乡”的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广集展品凸显专业特色亮点
“慈善之城”是南通的一张靓丽名片。百余年前,张謇先生在这里创办养老院、育婴堂、盲哑学校等慈善公益设施,开创了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先河;上世纪90年代以来,“莫文隋”、江海志愿者、磨刀老人等一批慈善典型相继涌现,形成了闻名遐迩的精神文明“南通现象”。依托深厚慈善土壤,2016年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慈善专题博物馆“中华慈善博物馆”正式落户南通。
回忆从建馆之初,到2020年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再到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中华慈善博物馆(简称慈博馆)副馆长成野军将这一路概括为“艰辛历程”。馆藏文物资源,是博物馆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丰富藏品数量,加强藏品征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2019年,慈博馆专门制定《中华慈善博物馆藏品征集实施办法》,对藏品的调查、购买、鉴定等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安排。期间,博物馆征集陈列部工作人员实地踏访摸底,排查征集线索,走遍了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安徽、山东、山西等十余个省份,成功征集涵盖匾额、楹联、碑刻等藏品和资料3100件(套)。经江苏省文物局定级出国家珍贵文物128件(套),其中国家二级文物3件(套),为抢救性保护慈善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的征集工作仍在继续。后期计划邀请专家将匾额上的跋文提取出来,转化成现代语言,讲述背后的善人善举,并打造对外交流展,开展对外交流与传播。”成野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