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沉浸式走读解码千年岐黄智慧 崇川区图书馆开展中医药文化研学之旅
记者:卢铖卉 通讯员 施俊丽
发布时间:2025-04-03 编辑:王婷 来源:视觉南通网

春分时节,一场融合典籍智慧与本草灵韵的文化盛宴在江海大地绽放异彩。3月29日,崇川区图书馆联合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匠心打造的“趣探中医药 畅享阅读时光”沉浸式文化走读活动,以“行走的课堂”形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生机。
在资深讲解员陆建华引领下,小读者们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首站“南通医脉”主题展区,聚焦本土医家风采,朱良春、陈实功等名医悬壶济世、著书立说的生平事迹跃然眼前。展柜中陈列的银针、手稿等文物,无声诉说着“积德行善,济世活人”的医者精神。透过智能触控屏,小读者们可即时查阅历代医家学术思想,感受“大医精诚”的精神传承。
步入“南通中医药发展成果展区”,明清研钵、甄香炉、脉枕等器具古朴厚重,南宋郎中的“镇馆之宝”串铃更添历史韵味。讲解员结合药王孙思邈“为虎治病”等传说,生动诠释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脉络。在“中药标本生态园”与“虫类药展区”,上百种动植物标本整齐陈列,蜈蚣、蝉蜕等虫类药通过“空气成像”技术立体呈现,名称与药效一目了然。根须发达的人参、粗壮油亮的黄精等道地药材,则让小读者们直观感受到“本草源自自然”的奥义。
在“宋代针灸铜人”展区,铜人周身穴位密布,辅以推拿、拔罐的模拟演示,清晰展现了中医经络理论的精妙。一旁的情景药房“顺寿堂”还原了传统中药柜布局,戥子、药碾等工具无声述说着“望闻问切”的诊疗智慧。
参观结束后,小读者们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将研磨好的药粉装袋。丝线穿梭间,一枚枚药香馥郁的香囊逐渐成型,既承载着驱蚊安神的实用功效,亦传递着“药食同源”的养生理念。“这次走读让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过来了!”小读者捧着自制的安神香囊感慨。
此次“走读崇川——趣探中医药 畅享阅读时光”活动,不仅让读者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爱。接下来,崇川区图书馆将持续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推出更多“文博走读”研学活动,让传统文化“活”在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