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组统计数据表明,去年以来,市园林绿化管理处组织所管的18家养护单位对37个标段、44条路段及绿地进行了科学修剪,涉及各类乔灌木20多种,共计9万多株,其中法桐、香樟、榉树及栾树为行道树重点修剪对象。各标段共计每日投入养护工人300多名,高枝锯、电动手锯等各类修剪工具200多台,登高作业车约30辆,清运车约40辆进行修剪。
城市盆景小微景观既养眼又有内涵
“这处小微景观,是南通全市第一个订单式管护项目的特色内容,由此开启了街头和道路交接段‘城市盆景’的个性化服务。”2日下午,站在通富北路一处主干道路的十字路口,南通市绿化造园开发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今年45岁的尹春燕指着一处漂亮的小微景观,带着几分骄傲的口吻向现场探访的记者介绍,“在全市的重点路段、一般路段,还有一些背景林,如今都有各具特色的城市小微景观的存在,成为都市里令人眼前一亮的人造盆景。”
黄色蓝色的角堇,翠绿的龟甲冬青球;白色的碎石子,不规则假山石;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是一头在白色拱形门下仰首眺望的七彩小鹿……在车流和人流汹涌的十字路口,这样的街头小微园林景观,看上一眼,真的是赏心悦目呢!
“这样的人造街头小微景观,不仅仅是养眼,在我们的作品构思中,还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盼。想一想?明白了吗?‘鹿’与‘禄’谐音,梅花鹿常被用来表示财富和地位的提升,象征着长寿和繁荣昌盛。这个寓意,不正是对国泰民安的最好诠释吗?”手指眼前的小微景观,尹春燕向记者笑着揭秘其背后的“吉祥如意”这一密码。
是啊,美丽的景观,不正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镜像映射”吗?这些年来,南通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充分回应人民群众对环境之美的精神诉求,创新城市绿化运营理念,合理挖掘现有空间资源和绿植之美,为通城百姓打造了几乎随处可见的别具一格的小微景观,丰富了城市的绿化和生态元素,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