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妙手点“残”成金 | 南通金缮爱好者20年痴迷“伤痕”艺术,让生活绽放耀目之美
记者:冯启榕 图 | 主人公提供
发布时间:2025-04-25 编辑:王婷 来源:视觉南通网

一种偏向“显”,一种偏向“隐”,受中日金缮文化的双重影响,汤燕对这一非遗技艺越发痴迷。“不同的器物适合不同的金缮风格。经过修复后,一件残破的瓷器价值可能翻到十倍、百倍,甚至超过原来的完整件瓷器。”
清洗,粘合碎片,填补,打磨修整,描金装饰,抛光……“用金缮修复一件器物,至少3个月,每一步操作后都需要自然风干。这是一个纯手工活儿,必须付出极大的耐心。”
为研习金缮技艺,早在20年前,汤燕就在家里建了工作室,还配备了荫房,“金缮对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有一定要求,可以更好地帮助粘合,让修复达到最佳效果。”
除了面粉、瓦灰、金粉外,大漆是金缮修复中不可或缺的原料。“大漆虽然是一种纯天然的粘合剂,但由于漆酚的活跃性,接触到皮肤后很容易导致过敏。”为了让修复后的器物触感更好,汤燕时常在明知会过敏的情况下,依旧脱下手套进行粘合。有几次,她的双手严重过敏,起了密密麻麻的水泡,但她一点也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