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溯这项工作,可见启东实践所取得的经验,主要体现在“有事好商量”的协调机制,在增设电梯过程中涉及业主间的反复沟通与协商时,发挥至关重要作用,有效化解邻里矛盾。财政补贴将直接补贴改为间接补贴,既解决居民跑多个管线单位审批难题,又确保修复后管道及道路标准不降。更突出的是,规范流程严控质量安全,牢牢坚持以质量和安全为先导,视情对房屋进行安全鉴定,确保增设过程合规,同时由市场监管局强化电梯使用安全监管……
“如果说这是一场‘初试’,那么,我认为‘试题’目前还在我们进一步‘应答’之中。”陆健坦言,“虽然我们通过‘摸着石头过河’先行先试取得一定经验,但客观公允地来看,还面临着一些‘痛点’和‘堵点’。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增设电梯过程中业主意见难统一,一二楼低楼层往往认为未能‘雨露均沾’,隔壁楼道和周边楼幢业主有人认为影响后侧采光等等,虽然按照民法典规定只要本楼道业主同意率达一定比例即可发证,但仍导致施工过程中时有阻挠发生;项目监管有待完善,部分企业重前期承揽项目轻后期管理,导致工程违规转包分包,现场安全文明措施不达标等。”
“启东的试点表明,抓好增设电梯惠民工程,要坚持不懈做好思想引导,把政策说细说透,形成‘最大公约数’;要多部门联动化解居民矛盾,防止协商脱节导致矛盾激化;要落实专人无缝对接监督管理,同时推广使用装配式井道技术,缩短工期减轻对居民生活的影响。”13日下午,南通市住建局物业管理处处长周海云向记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