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从“有保障”到“有质量”,崇川探路普惠托育品质提升
记者:卢铖卉 苗蓓 陈静 卢铖卉 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发布时间:2025-07-28 编辑:王婷 来源:视觉南通网

针对困扰双职工家庭的“接娃难”,园所推出弹性晚托服务:17:00后每半小时收费仅7.5元,每小时收费15元,最晚可托至20:00。“即便经常晚托到晚上8点,家长每个月支出也能控制在3000元以内。”该园负责人介绍。
在专业照护支撑下,这样的收费标准形成了“低成本高性价比”的良性循环。园所采用1:5的师资配比,每班4名保育员大多为托育专业科班出身,既能为8个月大的乳儿提供辅食制作、抚触按摩等定制服务,也能为2—3岁幼儿设计厨艺体验、感统训练等主题活动,混龄编班则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会分享。“我们家‘小树苗’已经在园内待了近两年,沟通、整理能力都有很大进步。”家长顾晓平说。
幸福街道秦西社区托育园作为省示范机构立宝托育的社区点,灵活服务体现得更为充分:计时托15元/小时,临时托180元/次,延时服务覆盖7:30至20:00。“我们还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开展科学育儿讲座和入户指导,延伸服务触角。”园长孙巧玲补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崇川区卫健委会联合普惠托育机构,向区内首次送托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发放1000张电子消费券,可抵用500元或1000元。从场地免租的政策扶持,到消费券的精准补贴,再到基础托育的普惠定价与弹性晚托的灵活组合,崇川用清晰透明的“暖心价”体系,让“托得起”成为看得见的民生温度,也为化解“空置率”提供了经济杠杆。
就近省心,多元模式优供给
“宝贝,在这里好好的,妈妈下班就来接你!”清晨8点,市民颜悦将34个月大的儿子“叫叫”送到南通·中关村信息谷内的托育园,转身便进了同一园区的企业上班。
在南通·中关村信息谷,像颜悦一样,把娃先送到托育园、再去上班的员工,不在少数。“图的就是方便。”颜悦坦言,儿子曾由家中老人照顾,但随着孩子日渐长大、活泼好动,老人渐感力不从心。今年5月,得知园区内就有专业托育园,她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孩子送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