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慢闪街区”、小黄鸭乐园、滨海休闲……这个假期,南通人为“体验”买单
记者: 刘璐 吴霄云
发布时间:2025-10-15 编辑:王婷 来源:视觉南通网

“我们不只是做商业,更是在运营一种动态的生活场景。”南通万象城相关负责人说。这一华东首个大型慢闪街区采用“三期九个月”的动态运营策略,首期即引入11家华东或江苏首店,覆盖香氛、女包等多个品类,将主题场景、快闪店铺与沉浸式演绎有机融合,持续制造新鲜感,重塑消费体验,成为热门打卡地。
商业空间的边界也在消融与重组。南大街文峰大世界,在外广场、中庭等区域设置的非遗、潮玩与养生的市集,让一家三代人各得其所。“以前是纯购物,现在更像是一次家庭聚会。”市民刘先生感叹,“孩子挑心仪的手办,父母学养生知识,我和爱人做非遗手作,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这种全家人都能参与的体验感很棒,更难忘。”
万达广场在金秋旅游购物季中,以国风巡游活动营造节日氛围;圆融广场打造首届好“柿”发生生活节,以玩偶巡游、舞蹈派对、歌友会等持续引流;CBD大有境借助武林风少儿搏击大赛、街舞赛事等IP活动,有效拉动消费转化——南通商业体正集体转身,成为开放、立体、富含情绪价值的“打卡目的地”。
空间的重构,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磁力。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市区19家重点企业累计人流287.1万人次,同比增长7.4%;销售额5.6亿元,同比增长7.3%。
品牌焕新:首店,不只是“第一家店”
“以前想买Barbour、喝‘楼下酸奶’,得特意跑上海、南京,现在家门口万象城全都有。”90后白领张晓薇的感慨,折射出城市商业能级的跃升。
国庆期间,万象城一口气开出20余家首店:从本土潮流先锋SMFK,到英国王室御用品牌Barbour,再到新中式酸奶品牌“楼下”……它们不仅是“首进南通”,更是一个个生活方式提案,凭借自带的社交话题与品牌吸引力,迅速成为商场引流增效的“流量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