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影
南通特殊“淘宝人”:传承国粹,靠捡漏撑起剧团家当库
记者:司占伟 视频素材及部分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发布时间:2024-03-18 编辑:王婷 来源:视觉南通网

耿鑫平从小热爱京剧,获得过第二届南通市票友大赛京剧组金奖,卫校毕业后兜兜转转到了戏曲群文领域,就职于市文化馆还兼任江东京剧团副团长。“操持行头在剧团是个力气活,数我年轻,又懂一些,得多干点。”
追溯缘起,耿鑫平回忆,是因为青少年时期跟随南通市京剧团的师傅们夏季“曝伏”,即开箱把团里的蟒袍、官衣、箭衣、马褂、大靠等各色行头拿到太阳下暴晒一日,去除潮气,防止发霉。
“当时团里光戏装就得几百件,晒衣服就得先认衣服,整理过程顺道学用法穿法。”耿鑫平介绍,戏曲行头服务于声色之娱,是技艺的载体,也是中国特有的审美文化。“衣为戏用,淘换二手行头是惜物,也是一份戏曲文化传承。”
2015年,当时已加入江东京剧团的耿鑫平在网上发现山西阳泉一家地方剧团因经营不善抛售行头,其中的蟒袍、刀枪剑戟、盔头足有七大箱,都是江东京剧团所缺少的,价格五六万元也合适。于是他当即联系团长黄超,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去“淘宝”。他们驱车到达山西时,对方大为感动,两万五千元半卖半送给了他们。
“我们有心无力,弘扬传统戏曲还有你们在,真好!”临别之时,对方的话让耿鑫平记忆尤深。“现在剧团的行头大多是它们,陪伴我们每一场演出;继续被穿着演下去,也是行头最好的归宿。”
年轻力量,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江东京剧团成立于2013年2月,成员是来自南通各县(市、区)中青年骨干票友,有退休公务员、教师、企业员工等,95后的耿鑫平是年龄最小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