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影
南通特殊“淘宝人”:传承国粹,靠捡漏撑起剧团家当库
记者:司占伟 视频素材及部分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发布时间:2024-03-18 编辑:王婷 来源:视觉南通网

“京剧在南通的禀赋和群众基础很好的。”耿鑫平介绍起南通与京剧一段令人传颂的佳话,先贤张謇曾邀请梅兰芳、欧阳予倩等名家来通演出。石港、白蒲和如东均是远近闻名的“京剧之乡”。
江东京剧团的高光时刻,是2016年的晋京演出。剧团受邀登上北京长安大戏院,这是全国京剧艺术最高殿堂首次向江苏京剧票界发放通行证。为了呈现最好的演出效果,江东全社动员,厉兵秣马、排练节目。演出当天,现场座无虚席,“北方观众用鲜花和掌声表达了对我们南方京剧团的认可。”当时的场景团长黄超至今记忆犹新。
近几年,王珮瑜、茅威涛等年轻戏曲名家相继在年轻人中出圈,让黄超和耿鑫平一老一少兴奋起来。他们积极推动“青苗工程”,组织京剧进校园,想找到释放年轻人对京剧热情的“阀门”。“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想找到一群二十年后陪我在台上台下的人。”耿鑫平认为,京剧在南通被看见、被更多年轻人看见,是第一步。
线下召唤以外,耿鑫平还在线上发力,他的抖音账号当下有了近4000粉丝,百条短视频中近乎全部与京剧有关,“谁说京剧不抖音”是他最常配的标签,视频内容涉及京剧历史资料,剧团展演、行头穿戴介绍等方方面面,用趣味性的“网言网语”推动戏曲文化传播。
“你方唱罢我登场,希望真能引来更多年轻人,在通城接续构造一个年轻的‘戏友圈’。”耿鑫平满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