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多元场景、创新模式、人才智库,圈粉60万+——崇川“书超”激活全民阅读新生态
记者:卢铖卉 陈静 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发布时间:2025-07-11 编辑:王婷 来源:视觉南通网

“大隐隐于市”的陆洪小镇,几年前经过相关部门的修缮改建,成为南通集商业旅游休闲、历史文化展示体验、民俗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特色文化街区。2016年五三美术馆开门迎客,2019年艺文书店落成,2021年吾山茶集启幕……多年运营,书店的影响力四散开来,成为文化街区的文化地标。
“在这里点上一杯咖啡,看一本闲书,累了还可以在周围逛逛,还是很惬意的。”家住中南世纪花城的周楠是艺文书店的常客,对她来说,有气质的文化空间是生活的赠予。
“初次,你喜欢在这里拍照;再次,你会喜欢上这里的氛围;第三次,你认真阅读的样子让人喜欢。”五三艺文书店落地窗上的这句话,寄托着主理人马志荣的希冀。
信息化时代,书本不再是阅读的唯一方式,如何让城市书房持续“热”起来、“活”起来,书房进行着积极探索。五星级韬奋书房——一庄空间·謇书房,由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通仿真绣的省级传承人张蕾所设,打造成为一个综合非遗体验馆;作为一家有“艺”思的书房,崇川区图书馆富美分馆位于富美帽饰文化园区,成为独具特色的“都市名片”。
木版画集章打卡、“苏超”南通主题冰箱贴设计……而在五三艺文书店,书店不只是书店,更是城市文化的微缩景观、创意灵感的孵化地。文化名人汪政在书店办过分享会,区政协教体界别委员设立了荐书角,著名磁带收藏家赵三才在这里回顾80、90年代流行音乐……各种文化元素的涌进这方天地。“我们平均每两周就会举办一场文化活动,日常积极参加各种市集,也会在线上开直播做经验交流,主要还是刷曝光。”五三艺文书店市场运营专员蔡亮直言,对于大部分书店而言,引流是运营的终极课题,而多维的业态规划正是其生存密码。
书香漂流,立体化阅读网络打破时空界限
“这些书有的我看完了,可以换一个书包吗?”7月5日,在崇川区幸福街道秦西社区“漂流书包”置换点,10岁的李梓萱捧着漂流书包说道。暑假来临,社区的孩子们只需到社区置换点,就能实现“以书换书”。这个置换点正是秦西社区“漂流书包”公益阅读项目的根据地之一。
“传统图书室借阅模式有局限,我们就想让书主动‘走’出去。”秦西社区党务副书记秦蕾介绍,“漂流书包”项目打破传统图书馆的静态模式,通过书包传递的方式,让图书在家庭间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