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受“漂流瓶”启发,社区购置了一批书包,每个装入5本书,让它们在居民家庭间传递。很快,家长们的反馈让团队备受鼓舞——有人在书里夹上便签:“这个流动的书包,像给孩子的童年开了无数扇窗。”
随着参与家庭增多,项目逐步拓展服务对象。针对企业职工,推出“漂流书袋”,每个袋内装3本书,方便携带;针对视障群体和老年人,开发“漂流音箱”,内含7期有声读物;在小区、物流园区、火车站等地设立置换点,居民可通过“以书换书”“以书换积分”等方式参与。
在幸福怡居东区内,一个含二维码有声图书、阅读专栏、凉亭漂流点的文化阵地逐渐成为居民“家门口的文化粮仓”。
随着“千包进万家、千人共阅读、千里共连线”的“三千计划”打磨成形,秦西社区依托“幸福夜读吧”“大学生归巢领读”“课本中的红色经典”开展各类主题阅读活动,让大家的心与心更加贴近。
与此同时,“云端共读”也正在打破阅读的地理边界。今年5月,南通幸福中学、新疆克州实验小学、青海河阴寄宿制学校三地学子通过“漂流书包”线上平台云端相聚,迎来了一场横跨三地的“云端读书会”。新疆学生讲述书中描绘的草原生活,青海孩子分享高原风光的阅读联想,南通学子则交流江南水乡的独特感悟。三地师生的热烈互动通过文字、语音和视频,让阅读成为连接东西部的文化纽带。
这次活动还创新采用了“云端赠书”模式。学生们通过扫描电子书单的二维码,就可以查看电子书,也可参与线上书评,这种“线下+线上”“纸质+数字”的融合模式,极大地拓展了阅读资源的共享维度。“虽然有时差,但孩子们通过共读一本书,跨越千里展开思想碰撞,是一种美妙的体验。”秦蕾说。
三年来,“漂流书包”项目连续两年获评崇川区公益阅读推广二等认证,2024年被评为一等认证项目。目前已建成5个实体漂流点,共有“漂流书包”2009个、“漂流书袋”1009个,书籍超千本,覆盖12.6万人次,并逐步形成全年龄段服务体系——青少年的“漂流书包”、职工的“漂流书袋”、社区的“漂流书箱”、特殊群体的“漂流音箱”,构建起立体化全民阅读网络。
智库引领,“点灯人”燎原“阅读星火”
在第六届濠滨书市活动现场,崇川区全民阅读推广人、帆书读书会南通分会负责人成然,给广大市民分享了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一书,通过“深度解读+互动交流”的创新形式,让市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阅读推广活动,点燃阅读热情。
80后的成然,在毕业后曾创办一家培训机构,一次偶然目睹学生与家长不当的沟通方式,让他萌生了“以阅读改变教育”的初心。“当时我就意识到,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改善亲子关系的金钥匙。”2016年,他尝试创办亲子读书会,在取得较好反响后,又于2019年创立了樊登读书会南通分会(现更名为帆书读书会南通分会),将阅读推广的种子播撒得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