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颖 图|记者 徐书影
发布时间:2025-09-02 编辑:王婷 来源:视觉南通网风自海上来,鲜从舌尖起。
8月的如东,滩涂文蛤俯拾皆是、栟茶古镇的灯笼映照河畔光影、啤酒桌上飘着海鲜的鲜香……当“苏超”的哨声在如东吹响,这场以“‘超’燃互动 玩在南通 鲜在如东”为主题的活动盛宴,便不再是单一的赛事狂欢——它像一根线,将如东“海洋文化、古镇风情、田园生态、工业新貌、赛事活力、海鲜特色”六大优势串成珠链,织成一幅“观海景、逛古镇、享田园、探工厂、赏赛事、品海鲜”的一站式体验、消费新图景。
从“打卡”到“沉浸”,长三角“微度假”有了新坐标
8月22日的小洋口旅游度假区,滩涂生金,海风裹着滩涂的咸润气息扑面而来。
“终于体验到踩文蛤的乐趣了!”清晨,小洋口旅游度假区迎来一批上海客人。来自静安区的孙玉妹与亲友赤脚踏入滩涂,弯腰拾贝,欢笑声此起彼伏。当天,70多位上海游客踏上“上海一家游南通——游在南通·鲜在如东”一日游首发线路。
“海上迪斯科”令不少初来乍到的上海游客惊喜连连。10岁的林睿轩蹲在滩涂边,手里的小桶很快装满了“战利品”:“在上海从没赶过海,太有意思了!”一旁,带着家人前来的陈嘉文也感慨:“从上海过来不到两小时,有海鲜、温泉,还有足球狂欢,这样的‘微度假’太惬意了!”
“我年轻时来如东,哪有这么热闹?现在赶海、逛古镇、品海鲜,一条线全体验到了!”这样的惊喜,也藏在栟茶古镇的青石板路上。头发花白的上海游客陈老爷子看着古镇里的渔火灯笼,忍不住感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作为长三角地区滨海文旅消费的关键目的地之一,这条精心设计的线路,恰是近年来如东对“文旅升级”的思考:当长三角短途游成为热潮,单纯的“打卡”早已满足不了游客,唯有海鲜美食、温泉康养、古镇夜游、品鲜观赛等多业态巧妙拧成一股绳,推出个性化、体验式的场景与路线,才能让“在此一游”变成“再三回访”。
如东的布局远不止于此。早在今年7月18日,2025江苏·如东小洋口文化旅游科技招商推介会在上海举行,当天,小洋口魔法森林动物园、景融文旅等5个项目进行签约——这是如东在“引客来”之外,更在“留客住”上做的长远打算。
8月31日晚,南通队与苏州队的“苏超”比赛激战正酣,而栟茶古镇的“第二现场”观赛活动同样热闹非凡。开捕季与足球赛共振,特产长廊体验拉满,外地游客虚位以待,“赛事+文旅”叠加效应清晰可见。
从“流量”到“留量”,从过境地到目的地,如东的文旅消费升级之路也越走越宽。“我今天吃了鲳鱼、竹蛏、金钩虾,尤其是炒泥螺,我特别喜欢,味道特别鲜、特别正宗,感觉这趟栟茶来得太值了!”上海游客魏女士表示,“在古镇一边品尝最新鲜的海鲜,一边为精彩比赛喝彩,这种体验太独特了!”
游客用脚步投票,如东以诚意接招。2007年如东就立志做强海鲜产业,打造“海港、海鲜、海韵”三海品牌。如今,更借“苏超”赛事东风,持续、有力推进“文旅+体育”深度融合。
从“吃海鲜”到“品文化”,解锁“沪如同城”的鲜滋味
当观赛的呐喊还在古镇上空回荡,黄海的鲜味已顺着渔港的码头,悄悄飘向了游客的餐桌。
对很多如东本地人来说,如东的味道是大海的味道。“海鲜海鲜,一口入魂,三日思量。”正宗的如东海鲜必用本港捕捞上岸的野生货——同是一种黄鱼,如东本港的“鲜气”总能更胜一筹。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这“鲜”,源自天赐,更成于人为。
8月31日晚,栟茶古镇的烟火气里飘着让人垂涎的香。“激情‘苏超’ 鲜聚如东”2025如东海鲜美食烹饪大赛现场,20家本地知名酒店的大厨们同台竞艺,足球与海鲜在此激情碰撞。
自选创意菜环节,大厨们各显神通:炒锅翻飞、鲜香四溢,“海浪”与“绿茵”在盘中相遇。红馆时尚餐厅厨师长王赞勇捧出“脆皮文蛤煲”,以传统的如东做法祛腥存鲜,“就是要让上海游客尝到如东最本味的文蛤”;另一道创意菜“激情射门”则将鲜虾砌成球门,虾肉搅打成泥,捏成足球状,趣味与滋味在盘中齐飞,“鲜”入为主的如东味道扑面而来。
这份鲜,同样快得让人惊喜。
如东坐拥86公里海岸线、百万亩滩涂,长江与黄海在这里交汇,孕育出千种海产:文蛤是“天下第一鲜”,梭子蟹膏满黄肥,年产量占全省三成。
而从海洋到餐桌最快只要十分钟。8月22日上午10点半,渔船刚靠岸,满舱的梭子蟹、板鱼、米鱼就引来了上海游客的围拢。“这蟹刚出海,壳上还带着水!”张先生挑了几只肥美的梭子蟹,转身就驱车送到林克斯酒店后厨,“清蒸最能保留鲜味。”
不到半小时,清蒸梭子蟹端上桌,蟹膏流心,鲜得上海游客杭亚平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如东不愧是‘中国海鲜之乡’,这‘离水鲜’的速度,在上海根本尝不到!”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为了让这份鲜更易寻,如东还在9月筹备发布“上海游客专属美食地图”,标注最佳海鲜采购点、加工餐厅、各镇特色菜单,为沪客提供权威“味觉指南”;10月,如东海鲜美食街将在三河六岸蜜堂街也将正式开业,届时,铁板文蛤、清蒸梭子蟹等菜品,会将如东的烹饪技艺一一展现。
从“供应海鲜”到“传递海鲜文化”,这份鲜,正成为连接沪如的味觉纽带。“过去游客来如东,是‘吃一顿海鲜就走’,等有了美食地图和美食街,他们会慢慢逛、细细品,停留时间将会长不少,进而拉动本地市场消费。”如东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烟火气”到“新场景”,打造沪上消费新引力
霓虹闪烁,乐声激昂。8月23日晚,2025江苏如东燕京啤酒大篷车活动现场,霓虹闪烁,乐声激昂。专业乐队唱着经典曲目,台下观众挥着荧光棒随节奏摇摆,手机镜头里全是笑着的脸。
“我从线上看到预告,特意订了前排位!”当天,如东市民丁永红特地带着家人从马塘赶来。“有美食、有美酒、有音乐,这趟没白来。”而市民李先生则把同学聚会设在这里,吃着海鲜配着啤酒,“看着家乡这么热闹,真自豪!希望多办些这样的活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杯啤酒,两城欢歌。除了精彩的演出、不尽的美食,互动游戏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主持人的问题刚落,市民丁卫红就冲上台抢答,抱着赢来的4瓶啤酒笑得合不拢嘴。这场啤酒盛宴,不仅是如东人的狂欢,更让上海游客惊讶:“没想到如东的啤酒节氛围,竟然一点不输大城市?”
而不远处的栟茶古镇,早已成为如东“苏超赛事+”的核心消费阵地。
自6月29日运营以来,这里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8月31日,古镇划分出“海鲜酒楼烹饪区”“河畔特产展销区”“茗海戏楼观赛区”三大功能区,把“观赛、开捕、美食、非遗”等体验项目糅在一起——游客可以一边看苏超直播,一边尝刚做好的海鲜,累了就去特产区挑几样如东的干货,这样的一站式消费场景,在长三角格外亮眼。
“苏超赛事+”让文旅有了新体验,让海鲜有了新故事,让消费有了新场景。其中,学生装备焕新季、七夕节系列促消费等多元主题,则把消费活力延伸到更多领域,“沪如同城”效应正在释放实际经济效益。
据统计,活动期间,上海游客同比增长约50%。消费促进季期间,如东主要商圈人流量和消费额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