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纯农村”走出逆袭路!海门工业大镇里五个农业村抱团取暖,携手共富
记者:袁晓婕 黄天玲
发布时间:2023-11-30 编辑:王婷 来源:视觉南通网

“出第一批花菇的时候没什么经验,长得有点‘疯’,第二批花菇长得就没那么快了。”11月28日,在海门港新区凤飞村的花菇大棚内,党总支书记黄芸仔细地观察着一个个菌菇包的长势。
凤飞村的秋葵、花菇,轧西村的小龙虾,锦明村的禽蛋,福良村的草鸡草鸭,浩西村的翠冠梨……提到海门港新区,以前大家会立刻想到海鲜、蛎岈山,现在则会想到中天钢铁、艾朗风电。在这个工业重镇的东南角,五个纯农业村曾因只种植大豆、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成为“后进生”。今年,海门港新区打造“五村联盟”发展模式,通过村与村联合,打造农业特色品牌,走产业振兴之路。
纯农村逆袭,特色产业频亮相
一个个菌菇包如小哨兵般整齐地排列在大棚内,一朵朵褐色、肥厚的花菇错落有致地盛开在白色的菌包上。黄芸和丈夫廖海东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一个个菌包,采摘下已经长成的花菇。
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被称为菌中之星,深受消费者喜欢。廖海东的姑姑是种植花菇的老手,一次偶然的机会,黄芸接触到了花菇,当下便考虑能否将这种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引回凤飞村。“一个菌菇包的价格约为10元,只需要盖普通钢架大棚,投入相对较少但产出效益不错。”今年10月,黄芸自掏腰包盖了一座钢架大棚,并引入了1000个菌菇包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