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影
让文物“活”起来!舞蹈《青墩玉影》实现南通地区及全省县级地区“荷花奖”零的突破
记者:杨镇潇 中国舞协 部分图片由海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
发布时间:2024-11-28 编辑:王婷 来源:视觉南通网

从文物入手,杭磊深入领会到考古的意义。在他的构想下,故事以考古工作者的视角展开,带领观众进入人物的思维世界,感受他与文物的互动和情感变化。作品中,阵阵风声传来,舞者逐一倒下并陷入黑暗,考古者神色难掩焦急,通过一段独舞传递痛惜无助之情。这是创作者留给观众的想象空间,“他们的倒下,可能是岁月流逝被毁坏的,也可能是受掠夺流失在外的。之后,考古者又用尽毕生努力,想办法让他们重现天日。”
“《青墩玉影》是目前极其少见的现实题材作品,让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的人完全可以‘活’现在古典舞的舞台。”专家如是点评,故事里,文物保护者将满腔热情倾注在文物身上,当他力不从心的时候,文物仿佛穿越而来,给予他力量。“这些设计、空间的穿越,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用心用情打造精品
“中国舞蹈‘荷花奖’是舞蹈界最具权威性的‘专家奖’,是每个舞蹈专业的人梦寐以求的舞台,或者说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对杭磊来说,这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收获。2024年春节,他和同学陈伟科叙旧时,萌生了创作的念头。前者是舞蹈专业出身又有编导的经验,后者则在北京长期从事舞蹈编导工作,两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既然要做,我就想能不能立足本土,讲一讲海安的故事。”由此,利用节假日,他们走访了海安青墩遗址博物馆等地,尤其对青墩遗址出土的玉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顺利的是,这一题材还得到了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领导的认可和支持,于是创作团队迅速组建,并借助海安市歌舞剧团场地进行排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