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影
让文物“活”起来!舞蹈《青墩玉影》实现南通地区及全省县级地区“荷花奖”零的突破
记者:杨镇潇 中国舞协 部分图片由海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
发布时间:2024-11-28 编辑:王婷 来源:视觉南通网

为了更好地达到舞台效果,该剧邀请了一批重量级舞者,包括肖雨、秦熙、高健、黄路霏等优秀青年舞蹈家,以期通过精湛的演技,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获得情感共鸣。
“其实舞台版和第一版截然不同。”杭磊坦言,这类题材如何呈现?他们二人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开始我们的设计是在考古者观察研究的过程中,让文物活起来。但排演下来发现,很多东西没有交代清楚,情节缺乏逻辑性。”如何自然地由实转虚,让文物说话,他们经过了深思熟虑。最终,他们将考古者置于工作现场,通过加快手部动作,过渡到他的臆想空间;与此同时,文物从舞台两边慢慢地翻滚进来,与之发生联动。如此既借助考古者勾连出历史,又能反映出考古者的痴迷。
一部精品的打造,不仅体现在细节之处,还在于整体性的把握。从选材到设计,每一个环节都需精心策划,确保每个部分都能和谐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直到现在,《青墩玉影》还在优化。他说:“青墩文化大有文章可做。我想,在此基础上还能进一步挖掘,让本地观众深刻感受地方文化内涵,同时以精品吸引更多人才走进海安,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用文艺讲好海安故事
从舞蹈《青墩玉影》,看地方舞台艺术生产近况,海安这两年收获颇丰。其中,海安杂技团演绎的杂技《逐梦空天——男女集体爬杆》荣获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优秀节目奖”,并作为精选的11件优秀作品之一,参加闭幕式文艺晚会;海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创排的小品《火花》在全国企(行)业歌曲、职工舞蹈、职工曲艺小品征集展演中荣获“全国职工曲艺小品(情景剧)优秀作品奖”,全国仅15个作品获此类别殊荣,属江苏省唯一;在“中华颂”第十四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中,海安文化艺术中心创作的小话剧《一碗面》获“最佳剧目”(剧目最高奖)“优秀编剧”“优秀导演”等多项大奖;海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副研究馆员王祥编写的《联抗轶事》获评“戏剧中国”2023年度小戏小品类最佳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