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蜗小白”担起致富“大责任”|如皋围绕蜗牛产业打造村IP,年创收500余万元
记者:陆薇 卢兆欣 图|记者陆薇 部分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发布时间:2024-12-17 编辑:王婷 来源:视觉南通网

日前召开的全市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现场推进会强调,农村产业要补齐高附加值种养和精深加工短板。
一只小蜗牛,如何延伸产业链,向精深加工要效益?位于如皋市吴窑镇立新社区的聚威蜗牛从养殖起家,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成功开发出冰鲜蜗牛肉、蜗牛辣椒酱、蜗牛肽粉等10余种蜗牛产品,其中年产蜗牛酱120万瓶,实现了从纯养殖到精深加工转型。全年创收500多万元,年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万元。
细耕产业链,10多种产品叫好市场
走进位于如皋市吴窑镇的聚威蜗牛养殖基地,掀开隔温帘,一股热风扑面而来。只见一个个温暖潮湿的“格子间”内,白嫩嫩的蜗牛伸长触角,缓慢地挪动身子,悠闲地享受着美食。
“这些蜗牛的学名叫白玉蜗牛,你看,是不是就跟白玉上镶嵌着玛瑙一样。”江苏聚威蜗牛养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宇介绍,白玉蜗牛是从台湾传入、驯化的蜗牛品种,也是目前唯一可食用的蜗牛,在江苏、浙江、山东均有养殖。“白玉蜗牛肉质肥嫩,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锌等微量元素,而且易于吸收,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但对养殖环境、气味要求比较高,养殖温度要保持在23—26摄氏度,湿度则根据季节调控,夏季要在90%以上,冬季要在80%以上。”
目前,聚威蜗牛已建成20间养殖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的恒温恒湿室内养殖房、70亩室外田园养殖以及专供蜗牛食用蔬菜的用地,白玉蜗牛养殖规模约300万只。“冬季我们把蜗牛都转移到了室内,不然蜗牛过冷会出现应激的冬眠反应,拉长养殖周期,同时也会导致肉质发青发紫,影响品质。”王宇说,蜗牛的饲料很容易得到,地瓜、南瓜、空心菜等根茎类蔬菜都是它们喜欢吃的,2—3天喂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