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跨越4600公里的中秋家宴——天山脚下“如皋村” 藕饼石榴 “酿”团圆
记者:陈嘉仪 通讯员管永志
发布时间:2025-10-15 编辑:王婷 来源:视觉南通网


“如伊一家亲,天涯若比邻。赠送天文望远镜寓意深远,希望莫乎尔村的乡亲们能透过望远镜,看见万里星月和更美好的未来,也进一步拉近两地距离,记住这份跨越山河的牵挂。”如皋融媒体中心主任王贞慧说。
大烤馕端上长桌,援疆干部、支边前辈、少数民族代表围坐一起,大家“同心同月”共品团圆馕。
视频连线环节,莫乎尔村支边前辈与如皋亲属隔空相见。“姐,老家的向阳桥还在呢!你还记得当时你带我在桥上捉萤火虫吗?”“怎嘎记不得呢?”
久远的记忆,未改的乡音,永远的亲情……屏幕两端的欢声笑语晕染出跨越山海、骨肉相连的温馨底色。
夜幕降临,明月初升。新疆歌舞点燃全场,如皋杖头木偶非遗表演引得阵阵喝彩,全体人员共唱《歌唱祖国》,歌声与月光交织,石榴籽的清甜在舌尖散开,这一刻,成为莫乎尔村中秋夜最美的风景。
党建红温暖支边情
戈壁滩崛起“如皋村”
夜色如水,月光为拓荒者曾经挥洒汗水的土地镀上一层柔和的银霜,仿佛为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披上了一件温柔的外衣。老一辈援疆人娓娓道来,那些关于奋斗、坚守与希望的故事,缓缓流淌进每个人的心田,化作永恒的记忆印记。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1960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241名如皋县戴庄乡青年怀揣“为国戍边、建设边疆”的赤诚,从雉水大地如皋,奔赴新疆,扎根莫乎尔村。作为莫乎尔村的首任党支部书记,王振礼团结带领支边青年和少数民族群众开启了屯垦戍边、改天换地的奋斗史。